鼓足干劲 稳中求进
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
——在2017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张伯军
(2017年2月20日)
同志们:
过去的一年,是在“十二五”圆满收官基础上,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的一年。全省教育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教育工作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积极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深化教育重点领域改革,回应社会关注,化解热点难点问题,经过全体同志的辛苦努力,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成绩。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党建工作展现新成效。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自觉在工作实践中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精神和要求;厅党组带头、领导干部带头,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四个合格”成为党员干部努力追求的目标;落实中央要求,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工作热情得到充分调动;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对待巡视整改工作,全面整改有关问题;此外,高校统战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对口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成果。
二是教育事业获得新发展。出台相关文件,积极引导和扶持民办幼儿园向社会提供普惠性服务,扩大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80.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申报的15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县(市、区)达标比例达到81.7%,位居全国前列;稳步推进全省高考改革,推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推动高中多样化发展;职业教育结构调整力度加大,职教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中职招生人数开始增加,职普比得到相对改善;高教强省建设进展加快,高端科技平台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2.5亿元“吉林省高校产学研引导基金”到位,首批23个项目落地实施,高校国家级高端人才数量明显增加,已达197人,长白山学者和技能名师达412人,“双一流”建设正式启动。此外,民族教育、特殊教育、成人教育也得到较好发展。
三是教育公平得到新保证。深入实施“阳光入学”政策,全面取消普通高中择校生,严格执行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措施;全年共资助困难学生52.4万人次,发放资助金额14.1亿元,基本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落实省政府《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大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力度;确保考试公平,实现2016年平安考试各项目标,得到教育部的充分肯定。此外,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推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范围。
四是发展保障跃上新水平。全省教育“十三五”规划被列为省政府重点规划并于今年1月份印发实施;财政教育经费预算实现稳步增长,全省2016年度财政预算安排499.7亿元;我省在全国率先实现了义务教育校车服务、中小学校校园警务室、重点部位安全技术防范3个全覆盖,多次受到教育部的表扬和肯定;落实《吉林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农村学校师资不足问题得到进一步缓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持续加强,体育、美育、心理教育深入开展,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此外,教育督导、依法治教、行风管理以及对外交流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还有很多方面的成绩就不一一赘述了。2016年教育厅被省政府评为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绩效考核优秀单位,并且已连续三年获此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各地区、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更得益于教育战线全体同志的辛苦努力和不懈奋斗。在此,我代表教育厅向奋斗在教育一线,为教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广大教育工作者们表示由衷的敬意和真诚的感谢!
当前,全省教育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一是党中央对当前历史发展阶段教育“是什么、为了谁、干什么、怎么干”的新思想新论述新要求,需要我们认真学习与贯彻。二是为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做出新贡献,需要我们主动提供服务与支撑。三是教育面对社会和家长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期待与新要求,需要我们积极做出回应。四是教育改革发展难点问题的新挑战,需要我们进一步坚定信心、攻坚破难。
2017年,进入“十三五”全面攻坚阶段,我们要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的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和内涵发展两大原则,突出工作重点,推进教育改革,全力抓好年度各项工作的落实。2017年度工作要点和我的讲稿都已印发,同时,高校思政工作会议、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实施等重大事项还将进行专项部署。因此,在此我就一些重点行政工作强调8个方面问题。
第一,要下大力气推进高教强省建设
全省高校要围绕高教强省战略目标,积极推进各项改革措施,促进内涵发展,整体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一是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此项工作已纳入我省“十三五”规划和教育“十三五”规划,同时也被列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今年,我们将依据国家的部署出台《统筹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一流大学和学科、高水平大学、高水平学科专业建设项目涉及到几乎所有高校,因此各高校要高度重视,分析形势,找准定位,结合实际谋划制定好本校的方案,在各自层面上争创一流。二是推进高校分类发展。从2015年开始,我省就开始了相关调研,广泛征集高校和专家的意见,目前《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已基本完成,依据高校人才培养主体功能以及主干学科专业集中度对高等教育进行划分,建立以研究型、应用研究型、应用技术型和技术技能型院校为基本框架的分类体系,推动高校合理定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三是推进高端人才培养引进。面对创新驱动背景下的新一轮人才竞争,各地、各高校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如果不采取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人才流失的问题将不可避免。从省厅工作层面,我们将继续实施人才引进计划和“长白山学者”“长白山技能名师”计划,今年起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新一轮“双白”计划,并且增列“青年长白山学者”项目,同时,推动高端人才待遇政策的改善与实施。各地、各高校要积极适应人才竞争的发展趋势,在省级人才项目基础上,制定好本地、本校的人才计划项目,坚持培养和引进“两手抓”,务必掌握人才队伍这一第一资源建设的主动权。四是推进高端平台和重点实验室建设。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水平,加强科技创新管理,通过有组织的科研和协同创新,探索大项目、大平台的组织和运行机制,不断增强高校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培育重大创新成果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推进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稳步推进高校牵头或参与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特别关注国家重大研发基地新布局项目,力争在吉林落地建设。今年全省将新建10个省级中试中心、10个省重点实验室,支持相关高校争创或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推动各高校增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申报与建设工作。五是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按照晋修副省长关于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大与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力度,提高合作层次和深度,积极探索和搭建跨学校、跨地域、跨行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鼓励企业和地方在高校建立技术转移和创新中心,设立技术创新和培训基地。用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遴选更多的优秀项目,加速高校科技成果在我省落地转化。
第二,要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在打通职业教育改革重点关键环节上下功夫,逐步突出吉林特色。一是要做好结构调整上的“减法”。调减中职学校数量,提升办学水平,扩大招生总量,这是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各地要顶住压力,积极稳妥推进调减工作,尽早完成全省压缩至150所中职学校的目标。二是要做好提升能力上的“加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求,集聚优势资源,加大职教园区和职教集团建设力度,加快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长春、吉林、辽源等职教园区建设进度很快,并且各有特色,各地要认真学习借鉴,结合本地实际,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三是要做好师资建设上的“乘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各地、各校要在加快“双师型”教师培养进程上做文章,通过校企互派、建设工程师联盟、建立技能导师工作室或名匠工作室等方式,充分发挥这些培育载体“倍增器”的作用,培养更多更好的“双师型”教师,解决好发展过程中的第一要素问题。四是要做好思想认识上的“除法”。职业教育发展离不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但从整体运用上看,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一些学校还存在认识不到位,主动服务意识不强问题。大家一定要去除陈旧思想,摈弃等靠观念,争取主动合作,做好“上门”服务。校企合作,企业还是有很大需求的,缺的可能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合作方式。
第三,要主动融入“双创”示范基地建设
创建我省国家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综合性示范区(基地)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全省振兴发展抢占新的制高点、实现新的增长点的重要举措。2017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争取长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双创’示范基地获批”的工作任务。对此,全省高校、职业院校,特别是驻长高校要引起高度重视,主动融入自主创新示范区、“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中去。要通过积极参与高端研发机构、中试基地、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培训基地以及生活服务基地建设等,发挥高校重要的支撑和服务作用,并以此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和人才培养水平。省、市已成立“双创”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教育系统也要研究成立“双创”联盟、“双创”促进会等机构,为融入“双创”基地建设做好组织准备。要建立相应的信息平台,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快整合高校现有“双创”资源,实现线上线下同步运行。要开展相应的工作论坛,营造良好的协同工作环境和氛围。
第四,要推动高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特色化发展
发展教育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个性特色是教育改革的趋势之一。发展和创建特色学校,也是增强学校活力,提高办学效益,培养适应需要的创新人才的必然选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鼓励和支持各类学校追求自己的发展目标,体现独特的教育风格,突出各自的办学特色。一是要以启动中考改革,开展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契机,有效推进高中多样化发展试点工作,推进富有特色的普通高中和综合高中建设。二是要进一步突出少数民族学校办学特色,通过民族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项目的深入推进,办好高水平民族学校。同时要办好管好内地民族班,突出教学特色,促进各族学生交流交往交融。三是要认真编制《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落实“一人一案”,精准施策,满足残疾人多层次教育需求,形成特殊教育学校独特的办学风格和人才培养模式。
第五,要积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在省级统筹指导的基础上,落实各地发展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推动义务教育在实现全面均衡基础上向优质均衡发展。一是在解决难点问题上求突破。全面推进大学区管理,实现全省城市大学区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大力实施“消除大班额计划”,着力解决“城镇挤”的问题。加大县聘校用推进力度,促进教师合理配置,校长交流。进一步推进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推进办学标准化建设,以及采取中心校管理村小等办法,着力解决“乡村弱”的问题。要着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分级投入机制,省级统筹建设“三通两平台”基础体系,市、县在信息化应用方面与省同步,分级投入,省财政给予适当补贴。今年要召开一次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会议,做好迎检各项筹备工作,推动余下的11个县(市、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验收,实现全面基本均衡的工作目标。二是在管好用好项目上严要求。要充分利用好“全面改薄”项目、农村学校火炉改电暖项目等扶助项目,推进改善农村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这些项目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民生工程,要引起高度重视,这里对“全面改薄”项目落实再提三点要求:首先,各地一把手要负全责、亲自抓,建立项目进度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其次,管好用好项目资金,确保地方投入资金足额到位,坚决防止资金流向其他非项目单位。第三,确保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我们将对照各地的实施规划随时开展督查、督导并对落后地区进行问责。三是在进一步巩固成果上求创新,已通过国家验收的县(市区),要在做好复检准备的同时,主动谋划和推进“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四个标准”统一,为实现优质均衡发展奠定基础。四是在管理创新上出实招,长春市今年将试行小学课后免费托管服务,解决小学生每天课后“真空管理”和该时间段课后班泛滥的难题。所需资金由市、区两级财政部门负责,纳入预算管理。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各地应当充分学习、借鉴、推广。
第六,要大力提升学前教育普惠水平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学前教育发展任务更加紧迫。对此,我们要在两个方面重点推进:一方面,有效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研究编制全省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各地要以县为单位编制第三期计划。要积极发展公办学前教育,推进每个乡镇建设一所公办标准化幼儿园。要贯彻落实《吉林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及管理办法》,大力发展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年内奖补150所左右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要落实好《关于加强城镇新建居民区和旧区改造配套幼儿园建设及管理的指导意见》,鼓励优质学前教育资源通过连锁办园、兼并合营等方式,加速优质资源放大过程。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规范管理。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在修订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评估标准基础上,按照新标准完成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复检验收,并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纳入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参评范围。同时,要部署开展全省“三无园”专项整治活动,确保学前幼儿安全健康成长。
第七,要做好2018年高考招生改革准备工作
《吉林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已经向社会正式公布,这是一项综合改革措施,涉及到考试、招生、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的复杂问题,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考验。今年,省里将研究起草《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工作。各地要进行广泛发动,做好充分准备,确保2018年改革工作顺利实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搞好调查研究,面对改革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超前预测、主动应对,特别是学生成长记录的全面实施和如何调整高中学校招生计划以满足改革需要等方面,要提前制定好相应的工作措施。同时搞好舆论宣传,做好全面的解读工作,让考生了解改革、家长理解改革、社会支持改革;高中学校要主动适应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及时转变观念,积极应对从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师资配置到教学理念、育人目标等各个方面的调整,尤其是“6选3”方案实施后,20个组合态下教育资源如何满足?如何构建多样化、适合学生的课程体系?等等,都需要提前拿出方案。同时,要在指导学生理性选择选考科目等方面加强研究,避免盲目,导致“扎堆”;高等院校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搞好科学研判,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及早研究制定人才选拔标准和录取要求,建立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
第八,要全力做好教育系统安全稳定工作
近几年来,我们在做好校园、校车安全工作方面推进力度比较大,一些工作走在全国前面。但在安全问题上,不能有半点松懈,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红线”意识。一是要把好的做法和经验全面推开。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把义务教育阶段校车服务、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校园警务室、校园校车安全管理信息化“三个全覆盖”成果经验推广开来,扩大教育系统受益面,提高安全工作整体水平。二是要进一步做好高校安全工作。高校人员分散、开放程度高、周边环境复杂、管理矛盾突出一直是困扰高校安全工作的难点,因此,要紧密结合高校特点,重点围绕公共安全、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加大防范和保护力度。积极推进安全基础建设,特别是要在加强信息化防范上下大工夫,这也是多年来安全工作的经验所在。扎实开展相关教育培训,落实校园安全责任机制,全面提升防范处置能力。要在防自杀、防毒品、防渗透、防网贷诈骗、防校园暴力和突发事件等方面,制定实施有效的措施办法,防患于未然。三是要确保教育系统稳定。目前我省涉及教育的不稳定因素较多,情况复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充分认清形势,服从稳定大局,要注意及时了解掌握舆情动态、做好分析研判。工作中注意方法,重大事项要搞好风险评估,遇有重要情况要及时报告,妥善处理,确保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同志们,2017年全省教育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足干劲、攻坚克难,奋发工作,努力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向“十九大”献礼! |